自定義搜索廣告可以最多設置15個標題和4個內容描述,每次設置完廣告后,固定標題和內容描述都會使系統降低其廣告效力,那固定了廣告后,廣告表現到底怎么變,我做了個實驗,主要的廣告端數據為點擊量、展示量、點擊率和CPC:
實驗廣告1
將15個標題中的前1-5個標題固定在位置1,中間6-10個標題固定在位置2,末尾11-15個標題固定在位置3,不固定描述。
實驗結果:不固定標題的點擊率更高,且CPC略低,但是展示量更低
圖片來源:Google Ads
實驗廣告2
將15個標題中的前1-5個標題固定在位置1,中間6-10個標題固定在位置2,末尾11-15個標題固定在位置3;內容描述中的前1-2個描述固定在位置1,后3-4個描述固定在位置2。
實驗結果:不固定的點擊率和CPC都更加優秀,且展示量更高
圖片來源:Google Ads
實驗廣告3
其中一個廣告僅固定第一個標題,后14個標題不固定,與所有標題都不固定相對比。
實驗結果:只標題1固定在位置1的點擊率更高,CPC略高,展示量更高
圖片來源:Google Ads
實驗廣告4
與實驗一的固定形式相同。
實驗結果:不固定的廣告,點擊率和CPC都更加優秀
圖片來源:Google Ads
實驗廣告5
和實驗廣告2固定方式相同
實驗結果卻與之前的相反:固定位置的廣告點擊率和CPC都更加優秀。
圖片來源:Google Ads
在各廣告的下方可以點擊”View assets details”
圖片來源:Google Ads
然后點擊Combinations就可以看到廣告各組合的展示次數
圖片來源:Google Ads
對比以上5個廣告實驗的廣告組合,可以發現:
1. 當帶產品特定信息的標題出現在位置1或位置2的時候,比這些信息出現在廣告其它位置的點擊率和CPC更優秀,
2. 標題固定的位置恰好讓系統組合成了高點擊率廣告組合,這個時候固定標題的廣告,就比不固定標題(讓系統自己去探索廣告組合)的點擊率和CPC表現更好;(來自實驗3)
3. 標題固定的位置讓系統組合成了低點擊率廣告組合,點擊率和CPC就會更差;
4. 更高的點擊率對CPC有積極影響;
5. 位置3在很多廣告組合中沒有顯示,重要的信息不要固定在位置3。
總結:
固定標題和不固定標題,廣告效力是極佳或者平均水平,都不決定廣告的點擊率和CPC,只有找到最吸引客戶點擊的文案,讓這些文案更高頻率的展示才是提高廣告表現的核心。你若知道什么文案最吸引用戶,可以直接固定標題,忽視廣告效力評級。
在我做實驗的廣告中,無論廣告點擊率是3.4%還是9.9%,關鍵字的預期點擊率都是低于平均水平,這里的預期點擊率就相當于關鍵字的點擊率排名(你可以理解為競價分析里的廣告排名),低于平均水平說明廣告的點擊率還位于末尾梯隊,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通過這次實驗,“預期點擊率低于平均水平”也是傳達著這個信息:廣告還有表現更好的文案沒有測出來,我們需要測更多文案,將他們放到最合適的展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