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小伙伴Y發來問“找到一個產品,產品類目里各維度分析來看還可以,但有一兩個低價的,算不出利潤的那種,3.29美金售價,3.99售價,這種情況下還能考慮進去嗎?”
? 我的回答是看到這種情況,我們就要躲得遠遠的,而不是選擇進入這個類目,跟他們打價格戰,去搶訂單,搶流量。以免錢沒掙到,反而成為了炮灰。其實平時每天的選品中,我也經常看到這樣子的類目,我還特地收藏起來,每天都打開看一下,觀摩一下,看一下他們到最后是否能夠打造成功。結果就是我觀察的幾個類目,出現這種情況的,你會發現過段時間,這些低價銷售的listing也消失了,不在了,我想也是撐不下去了吧......
??我在前面的文章也提過,我們自己深耕的幾個細分類目中,從去年到今年,來來回回有十幾個新手賣家進入,也是一開始售價很低,搞不清他們的意圖,直接售價2.99美金在沖排名和銷量,售價2.99美金,按照輕小計劃來算,他只收回0.17美金,可真狠,一直這么賣著,我想可能家里有礦吧......
? 可是你會發現他們死扛這么久也沒能夠沖上來,頭部賣家的listing積累了這么久的權重,歷史權重,歷史銷量,他們就想憑借著價格低快速沖上去,這很明顯是不現實的。結果沖了那么久,錢沒掙到,貨也賣完了,店鋪還是負數的,也不知道圖什么...... 我們給他們算過,按照最保守的估計,起碼虧上了十幾萬。
??我們在亞馬遜賣貨,無非就是解決產品的痛點來滿足市場的需求,讓自己的產品更加有競爭力。廣告也只能是引流量進來而已,還是得回到產品的本質上來,產品才是硬道理。但是你可以發現還是很多人認為產品差不多就行了,可以砸錢,砸廣告,它肯定能夠打造起來。以現在的亞馬遜市場環境,包括我對于以后的亞馬遜市場的看法,肯定是那些愿意在產品上下功夫,做好產品,深耕產品供應鏈的賣家會走得越來越遠,產品會賣的越來越好。學會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世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你會發現人與人的差別也是非常大的。
? 昨天劉潤同學發表了一篇“賺錢的基礎”文章,有一段話寫得非常好,引起共鳴,那就是“保持穩定,提高效率,是活下來,活得好,活得久的關鍵,所以,沖著賺快錢去的,往往最后賺不到錢。
組織的成熟度,決定了最后可以跑多快。很多搶跑、超速的人,最后都摔倒了。賺錢,只是結果。業績,也只是組織成熟度和戰斗力的體現。
慢慢來,才比較快。
多說一句,個人其實一樣,更是如此。有許多人做的是一錘子買賣,然后接下來饑一頓飽一頓。因為想著賺快錢,所以忽略了真正的能力建設。能力的成長,才是長久、持續、穩定賺錢的基礎。變局之際,精修內力,寒冬起舞,才能破局?!?/strong>
??曾經有很多人一直笑我,做生意太過于保守,不夠激進,也不夠敢沖,這樣子是掙不到大錢的,而我今天只想說,曾經對我這么說的這幾個人,如今去哪里了,我也不知道,而我還在......
? 今天正式迎來了自己的三十歲生日,祝自己生日快樂!時間一晃,發現來深圳12年了,人們總說三十而立,而對于我來說,還是一個目標,需要不斷地奮斗和努力。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