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退出萬國郵聯程序、對中國部分商品征收25%的關稅......美國政府的一系列動作仿佛結束了大批跨境電商企業的紅利期,但這仍無法阻止一些生命力足夠頑強的賣家不斷前行。
黃建文創辦世佰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經有13年的時間,目前在汽配類領域已經是全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現已擁有十多種具有影響力的品牌。他告訴億邦動力,今年一大批小微企業被淘汰掉了,明年一些中大型跨境電商企業也會面臨出局,“低調”或許才是企業長青之道。
從“高門檻”生意中找到規律
目前,大部分跨境電商還是更加關注3C、服裝等品類,而世佰跑從最初涉足跨境電商開始就瞄準了汽配領域,但是汽配行業對資金和人才的要求更高。
黃建文表示,從公司高層的角度來講,做汽車零部件需要的資金體量比較大,因為產品的體積大、質量重、型號多,并且隨機性強,也很難去打造爆款。
另外,汽車的機械原理很難理解,加上大部分從事這個領域的員工是女性,有的甚至連汽車零部件也認不完整,人才成為了這個行業很大的門檻。
據介紹,世佰跑目前已經有幾百個員工,而黃建文能說出名字的只有十分之一。黃建文指出,人才是要為公司創造價值的,留住人才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錢挖人,二是用人格魅力吸引人。當然,最重要的是學會觀察公司缺什么類型的人才。
世佰跑需要的人才就是既懂跨境電商又懂汽車行業。但是縱觀中國的汽車行業,從有車到認識車不過也就幾十年的時間,相對于美國100多年沉淀的文化來說,確實是望塵莫及。
唯一可控的就是發現規律。黃建文告訴億邦動力,企業無法判斷明天可以售出哪些產品,但是可以大概預估哪些產品銷量較好,并且固定售賣哪些產品。新車的輪胎可能在一年、三年、五年都需要更換,這是一個時間節點,還是具有可控性的。
三不做
在公司規模和體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很多企業選擇上市,但是黃建文明確指出,世佰跑不上市,也不盲目擴張,今年實行“三不”政策。
第一,不開辟新興市場。雖然新興市場的潛力很大,但是基于汽配行業產品屬性的特點,世佰跑不會去嘗試新興市場,畢竟這些市場很多條件還不夠成熟。
第二,不特意擴建海外倉。目前世佰跑有五個海外倉,分別位于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基于不開辟新興市場的前提下,自然不會盲目為了擴張市場而建立海外倉,需要結合財務、市場訂單量、物流費用等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做出決策。
第三,不上市。不上市是基于商業的本質,因為資本方會干擾高層很多的想法和初衷,甚至是一些決策。目前世佰跑有央企的扶持,在不*預的情況下還可以得到國家的幫助。
黃建文稱,跨境電商的很多行為其實就是買貨和賣貨,在企業不缺錢、不缺貨、不缺人、利潤率還很高的情況下,當然選擇不讓資本方滲透。
另外,現在跨境電商的體量還比較小,基本都是幾億或者幾十億而不是上千億的生意,等達到上千億的規模時是可以找資本方的。
黃建文告訴億邦動力,世佰跑明年的計劃就是把之前的事情做好。在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國家會開始重視并且進行正規化管理。
逆勢前行
當然,世佰跑選擇保守運營不是沒有原因的。黃建文告訴億邦動力,政府注重合規劃運營之后,今年大批靠投機取巧獲利的企業,紅利期已經結束了。那些沒有經過沉淀,呈跨越式發展的企業也將面臨危機。
黃建文稱,能夠存活下來的都是擁有可控性產品以及走正規化路線的企業,有些中大型企業如果不重新調整組織架構,也會出現盈虧狀態。
他解釋道,中國雖然有退稅16%的政策,但是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中美貿易使得很多貨物在港口積壓,清關變慢,可能運輸又多了8到10天,這也就意味賣家的資金押賬時間多了三分之一左右,再加上美國征收25%的關稅,賣家需要多出一倍的錢來做生意。
所以整體而言,中美貿易摩擦很考驗每個公司的資金,因為生產周期和運輸周期變長之后,單位時間內產能變低,企業整體的銷售額也就降低了。黃建文稱,世佰跑就在這波風口中抓住了機會。
第一,世佰跑已經有十多年的沉淀且一直走正規化路線,大浪淘沙的過程使得競爭對手減少。
第二,中美貿易摩擦期間,世佰跑的利潤率不減反增。以單價100美元的商品為例,不征收關稅前的利潤為20美元左右。征收關稅后,在原來客單價的基礎上漲價20%,客單價為120美元,征收25%關稅即30美元,這部分合并在售價中,最后企業的一件商品利潤達到40美元。
美國政府征收25%的關稅,倒逼企業將價格抬高,損害的不是企業的利益而是消費者的利益。
如果一些中小型企業能夠頂住壓力,機會也更多。黃建文稱,他們的運營成本沒有那么高,產品和市場也非常的明確,這種環境下,管理層還可能在一定時間之內將歷練提升一個臺階。
并且,消費者也并不會在抬高價格之后就流失掉,因為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在短期內取代中國制造。
當然,除了鎮守海外市場,還需在國內擁有穩定的供應商。黃建文說道:“從10%到60%的供貨量,廠商和世佰跑的合作關系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為了保持長期合作關系,世佰跑入股了一些工廠,明年開始,以公司或者我個人名義入股的工廠會達到20家,基本每一個品類都會有一個專門的工廠。”
(來源:億邦動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