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外平臺的小伙伴們“來勢洶洶”,都是想對Shopee平臺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大家想對平臺有進一步的了解,無非是市場怎么樣,開店之后如何保證店鋪正常運營。
市場的大小,相信大家在此之前都接觸過,我其他的文章也有在專門介紹東南亞市場,Shopee在東南亞市場的現狀等之類的文章,可以翻閱查看。
今天主要介紹被大多數新手賣家選擇的無貨源運營模式。
無貨源,說白了,就是在別人那里拿貨然后放到平臺自己的店鋪中去賣,有句話說的很貼切,就是“中間商賺差價”,非常切合。
國內也有這種情況,就是淘寶無貨源唄~
與國內不同的無疑就是市場不同,消費群體不同,你把東西賣在國內,我把它銷往國外,國外沒見過這玩意,應該很受歡迎。
其實據有關數據顯示,國外很多地方對中國的產品很感興趣,且認為價格實惠,當然也有一些地區由于歷史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對中國存在偏見,對于中國的產品自然是不屑。So,在這個問題上充分的顯示了作為賣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正確的選擇市場。
從市場的發展角度來看,建議選擇新興市場,就比如,東南亞。

無貨源只所以被多數人接受,是因為這種運作模式滿足賣家前期開店的需求,為什么說是需求而不是要求?
很多朋友前期都是同工廠商談好價格,做個合同,然后開店,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產品上架,這種做無貨源的產品,基本在購物網站上都能搜到同款,產品主圖和詳情頁不用專門去設計,用采集軟件一鍵采集過來即可,節省時間。
當然如果圖片中有其他賣家的水印,你就不能使用這張圖片了。
在前期平臺紅利期的時候,只采用無貨源也能滿盆缽體,當然現在不行了,現在平臺的紅利期過去了....
前期開店沒有運營經驗,對平臺了解不透徹,而選擇做無貨源,不需要太多的運營技巧,能節省出很多時間去研究平臺,可以一邊保證店鋪的正常運營,一邊可以盡快的了解平臺,豐富運營知識。
之前有個做無貨源的朋友,客戶在店鋪下單之后,他去找廠家備貨,之后把蝦皮倉庫的地方發給他,然后出單出貨...之后快件沒有被倉庫收到。

物流是電商很重要的一方面,一定要再三確認,因為每天的情況都不同,每個人距離最近的倉庫點也不同,在發貨前需要再次進行確認。

(附一張需要被大家收藏的圖片)
在做店鋪無貨源模式的過程中,也不要隨意上架產品,給店鋪造成分類不清,排版雜亂的視覺效果,不利于后期店鋪的成長。
從你開始做店開始,不管前期選擇什么模式,都是在為后面店鋪走的每一步積累能量。無貨源有針對性的選擇產品上架,對后期店鋪轉型有很大的幫助!
無貨源的運營模式只適用于前期沒有運營經驗技巧,更別提囤貨能力了。
等到店鋪發展起來,產品的銷量被帶起來,無貨源終究是滿足不了店鋪的發展。一個產品的銷量能保持穩步增長,隨著時間的累計,銷量足夠大,再加上產品本身的熱度,很有可能成為爆款,而對于爆款來說,一件代發是遠遠滿足不了的,一定要有自己的供應鏈。
另外,雖然說做無貨源比較簡單,店鋪裝修的等方面不用下很大的功夫,但還是需要大家把該做的內容都給完善。
著手做無貨源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大家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我上面說了很多做無貨源的優勢和劣勢,如果你只能看到優勢,想坐等餡餅天上來,那你可能就要繞路而行。
我們都支持創業,支持激發個人潛能,可如果不耕耘,莊稼里是沒有作物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