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8年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簡稱“RCEP”)協議終于正式簽署,這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覆蓋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亞的15個國家。據悉,協定生效后,貿易壁壘和非關壁壘稅將陸續消除,90%以上的貨物貿易有望最終實現零關稅。
作為在今年在跨境領域有突出表現的東南亞市場,遇上“RCEP”,會迸發怎樣的火花,跨境電商從業者能從中獲取哪些全新機遇?近日,能者中國接受雨果網訪談,分享了關于RCEP對東南亞電商影響的看法。
RCEP協議簽訂對東南亞跨境電商的3點影響 RCEP涵蓋20個章節,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市場準入,以及貿易便利化、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等大量規則內容。跨境電商鏈條里的各個板塊與這些內容不謀而合,涉及知識產權、清關、關稅、物流等多個環節。 在RCEP協議里面,具體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在內等15個國家,其中東南亞國家占三分之二。 協定生效后,各成員國將通過“立刻降稅”和“0年內逐步降稅”的方式,最終實現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零關稅,使企業能在成員國內任何地方出口產品,不需要滿足每個國家的不同要求。 如此一來,RCEP協議能夠給東南亞的跨境貿易,特別是跨境電商帶來幾點顯著的影響: 1、關稅降低,運營成本降低,尤其是高關稅商品。行業人士指出,RCEP關稅降低對外貿企業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原材料、資源品進口成本降低,企業封裝加工后的產品報價比其他地區的競爭對手更具優勢,尤其是自行車、紡織服裝、家具燈具等熱門類目,比如寧波的紡織服裝業,在RCEP之內,中國布料加上澳洲羊毛再加上東盟成衣,三者疊加免稅的政策利好,貿易創造將使產品在區域之內立于不敗之地。 2、區域政策限制解決,企業可獲得更深度的供應鏈資源整合。目前,在東南亞各國之間的電商發展程度不一,銷售標準差異化也較大,無法做到區域統一的規范,因此對于不管是在當地做本土店還是在國內做跨境電商的賣家來說,較大的難題就是區域政策限制。RCEP協議的成立,有助在協定的區域內形成一個統一的規則,不僅便于企業做商品流動、技術合作以及人才等各方面的整合,還能降低跨境電商經營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3、海關程序簡化和貿易便利化。RCEP簽署將進一步活躍所涉及區域間的貿易往來,在過去幾年飽受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和貿易沖突的港口航運板塊將迎來轉機。RCEP協議將加快區域內貨物貿易自由流通,港口航運板塊將迎來新的增長引擎。 據了解,RCEP采取預裁定、抵達前處理、信息技術運用等促進海關程序的高效管理手段,簡化海關通關手續,涉及跨境物流多個環節,包括降低甚至消除郵政小包征收關稅的風險、降低海外物流倉儲建設成本等,大幅提高跨境物流效率、縮短物流時間,提高消費者購物體驗,從而促進出口跨境電商等貿易行業相關業態蓬勃發展。因此港口航運、跨境電商企業或將直接受益。 東南亞市場迎來全新紅利期,未來趨勢搶先看 近幾年,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的發展勢頭猛烈,尤其在今年的疫情之下。根據谷歌、淡馬錫與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20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顯示,2020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規模達到1050億美元,到2025年預計將突破3090億美元;2020年整體電商規模達62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63%,預計到2025年將達1720億美元。 以今年雙11數據為例,在Lazada平臺上,雙11當天,有超過4000萬用戶和40萬個品牌和賣家參與,僅用時100秒即實現1100萬美元的銷售額。其中,銷售額超過1萬美元的中小商戶達8000余家。而Shopee則在雙11當天24小時內,售出2億件商品。 Ninja Van CEO黎常文表示,“雙11在新加坡已歷經6-7年的時間,NinjaVan見證了電商交易的雙倍三倍甚至更多的增長。在東南亞區域,雙11甚至整個第四季度已經成為相關行業一年中最忙的時期。在今年的特殊時期,Ninja Van已實現通過社交媒體、運用‘非接觸式交付’等有效方式,保障本地與跨境物流包裹的配送時效。” 據《2020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顯示,今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首次嘗試線上購物,其中80%的消費者表示愿意保持線上消費習慣。不過,仍有40%的東南亞消費者認為“配送問題”是阻礙跨境購物未來發展的最大難題。 RCEP協議的簽訂為掃除障礙帶來契機。行業人士指出,RCEP給當地市場和企業帶來生產力的同時,也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物流服務商進入到該市場當中,不斷完善當地的物流服務體系;當地物流商也將面臨業務量激增的局面。在此情況下,只有賽道上的正規物流商共同遵守和維持市場的秩序,才能將“盤子”做大。 Ninja Van中國區總監韓佩怡認為,其實早在RCEP前,基于近年來龐大的電商潛力和電商物流行業廣闊的增長空間,東南亞市場已經吸引了眾多物流服務商的關注,對進軍該區域進行了調研甚至業務試水。RCEP的簽訂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才能明顯反應于電商市場,但是RCEP目前已產生一個信號效應,明確了東南亞接下來對于中國甚至國際經濟發展的地位。 所以,隨著東南亞電商市場的活躍程度越來越高,更多的競爭者將會涌入該市場。比如泰國,由于地理距離接近中國,受中國文化和電商消費趨勢的影響較大,同時當地客單價偏低、貨量需求高、再加上地理位置,吸引了不少中國電商企業到此發展,同時也受到國內一些大型物流派送公司的青睞。 對深耕東南亞多年的Ninja Van而言,同行涌入對于市場競爭有一定的好處,能夠促進當地整體派送服務標準的提升,擴大整個市場的份額,當然也會有更多機會學習中國物流商的成熟經驗,結合自身優勢,尋求突破點,進一步完善在區域市場的發展。 據Ninja Van觀察發現,RCEP協議可能還會給東南亞市場帶來下列趨勢: 1、跨境電商公司既做進口,又做出口 目前,很多跨境出口電商企業只是單方面的布局出口業務,但在協議紅利下,未來或將出現越來越多的雙向貿易,這些企業既做出口,又做進口。企業在本國及目的國分別成立公司,本國公司做出口,目的國公司做出口。如此一來,跨境電商企業即可獲得目的國本土電商平臺的本土賬號,同時入駐更多本土的電商平臺。 2、更多東南亞跨境電商平臺出現 RCEP協議簽訂之后,將擴大區域經濟的交流和貿易往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與經驗或將在東南亞迅速鋪開,比如1210、9610、9710、9810等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模式創新及技術平臺也很有可能被伙伴國家借鑒、參考及推廣應用,吸引更多東南亞跨境電商平臺出現或者擴張。 3、服裝、鞋帽等非標品類出口迎來利好 從品類層面來講,RCEP可能鼓勵區域內國家使用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等成員國供應商的紡織品。據2018年的估計,協定實施后,在RCEP框架下實行零關稅、一體化供應鏈生產的服裝也將更具價格競爭力。 另一方面,東盟各國至少開放100個領域的市場,中國外銷的自行車、紡織服裝、家具燈具等熱門跨境電商類目,在獲得大幅關稅減免后,國際競爭力優勢將進一步增強。例如,目前有高額電動自行車進口關稅的國家分別是泰國50%、越南45%、菲律賓30%、印尼10%,這些國家關稅未來還有巨大下降空間,中國相關跨境電商或將受益匪淺。 在東南亞電商市場爆發,以及RCEP的大背景下,Ninja Van預期,2021年將是東南亞電商發展前景最好的一年。然而,隨著當地電商平臺的越發成熟,競爭也必然會加劇。此外除了B2C以外,也有越來越多人看好當地電商B2B,特別是在中小企業賦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