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費超收 自助解決手冊
重點摘要
■?如何處理運費超收問題
小蝦關注
? “運費超收” 的前世今生
訂單結算時發現實際收取運費比預想高出許多?買家已支付運費但賣家二次補充支付運費?
運費計算和收取的規律是否成了你忽略的知識點,如何把控運費浮動,小蝦小編本期帶就大家初步了解下 “運費超收” 的前世今生。
說到“超收”,不得不先提到“實收”做基準。Shopee與多家合作物流方皆使用運輸行業通用的”實重“與“容重”算法,即綜合考量重量和容量單位,選取較重的一方作為運費實收價。
- 至于 ”實重“,賣家們想必已非常了解:沒錯!上秤稱量的數字(kg)就是啦~?
- “容重” 的 “容” 則代入了容量/體積的考量,以長*寬*高(cm) / 3500 的轉算方式,得出與“實重”相當的質量數據(kg)。
兩者中,數字(kg)大的一方,將作為 “實收” 計算標準。
咦,那第二個問題來了,
怎么樣才能被視為 ”運費超收“呢?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運費被初次告知以及實際收取的過程:
1. Shopee系統根據賣家提供的重量信息 | Weight + 包裹尺寸信息 | Parcel Size,計算”實重“與“容重”中數字較大方對應的運費用,提供給賣家 ”預估運費“ 做以參考 |? Estimated Shipping Fee。
2. 包裹被攬收后,對應承接的物流方會二次評估重量及包裹尺寸信息,以核實 ”實重“與“容重”,來確認“實際運費” |Actual Shipping Fee。
重量信息 | Weight 和 包裹尺寸信息 | Parcel Size屬實情況下,商品若物流方收取的 ”實際運費“ 大于 Shopee系統提供參考的”預估運費“,則視為 ”運費超收” 相關案例。
*請注意,以上說明的包裹含運輸時外包裝,包裹尺寸為含外包裝的尺寸,重量同為含外包裝的重量。
既然有 ”兩重取其大“ 的計算方式,不難猜想導致 ”運費超收“ 問題的因素與”實重“ “容重”的擇取有直接關系。由于 ”實重“ “容重” 數據均由賣家提供,大家可關注查看自己的店鋪是否涉及以下兩種常見疏漏,以避免收取誤差。
-
賣家未輸入重量信息 | Weight 或 包裹尺寸信息 | Parcel Size
*請注意【包裹尺寸】含外包裝,非【商品尺寸】
示例產品:泡沫袋子
賣家提供重量信息:15kg
賣家提供尺寸信息:無 (實際外包裹尺寸:35cm*100cm*50cm)
Shopee系統按實重15kg給參考價
承運物流按容重 (35*100*50)/ 3500=50kg收價
2. 賣家輸入不準確的重量信息 | Weight 或包裹尺寸信息 | Parcel Size
*請注意【包裹尺寸】含外包裝,非【商品尺寸】
與上文情況相符,即:包裹物流尺寸和重量信息已填并準確
(若沒有在發貨前確認信息填寫完整準確,將不符合受理范疇)
**賣家發貨地/騎手攬收地的設定【不影響運費計算:MM與GMA使用統一運費標準】但錯誤的地址設定嚴重影響承運質量和后臺更新效率,請務必保證地址準確!
賣家可請公眾號客服協同聯系物流承接方溝通,所需溝通材料如下:
- Username, Order ID
- 商品頁面下方顯示的長寬高設定截圖
- 商品超收運費的截圖
- 提供拍照證明包裹的長寬高和重量(例:使用尺或磅秤稱量完提供對比圖)
請悉知,即使商品使用物流官方袋子包裝,也需要測量包裹尺寸(含外包裝)。
Shopee與物流伙伴間的合作進展
Shopee致力于維持賣家與合作物流間的互信互惠伙伴關系。在本次推進中已創新發展出優化模式并試行有期:通過平臺主動規律地與合作物流方核算運費數據、回看核算標準等方式,搭建合作物流方更直接的認知和監察運費信息的通道。
運行結果表明,合作物流積極主動的介入,已減少和切斷部分運費超收的問題發生。實則說明,運費差異的產生更多來源于【賣家未提供準確完整地包裹尺寸重量信息(含外包裝)】
由此,再次提醒建議賣家檢查商品設置中的數據是否準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