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二,微軟官方宣布與印尼電商獨角獸 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進行戰略投資。
微軟表示,此項合作將利用微軟在構建彈性云服務基礎架構的專業知識,為超過1200萬中小微企業和1億消費者提供 Bukalapak 的服務。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微軟此次的戰略投資為1億美元,包括現有的 Bukalapak 投資人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印尼媒體集團 Emtek Group 在內,本輪融資的估值大約為25至30億美元。
除了上述兩家外, Bukalapak 現有的投資人還包括螞蟻集團和未來資產-Naver亞洲成長基金。
包括微軟在內,美國互聯網巨頭對于印尼市場的關注與日俱增。作為全球人口第四大國,印尼快速上升的智能手機使用率也被互聯網公司視為重要發展契機。上個月媒體報道稱谷歌和淡馬錫將向印尼電商平臺 投資3.5億美元,?Facebook 和 Paypal 也已經向當地出行龍頭 Gojek 進行了未透露具體金額的投資。
Bukalapak,印尼語意為“擺攤”,作為創始人之一的Zaky,就出生在一個遍地夫妻店的小城--蘇拉卡爾。
2010年Zaky在雅加達創立了 Bukalapak,2011年9月與其聯合創始人NugrohoHerucahyono和Muhamad Fajrin一起獲得PT地位。
創業之初的他們,想法很簡單:利用電商這座橋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小生意(是不是覺得這句話此曾相識)。但在早年間,勸說城鎮小商戶加入電商平臺異常艱難,只有約五分之一的邀約商戶愿意嘗試一下。
Bukalapak 面臨資金困境之時,幸運之神突然降臨,日本投資人 Takeshi Ebihara 為 Bukalapak 注資28.8萬美元?!斑@是一場及時雨,讓公司得以喘息。” Zaky 回憶時稱。
到2013年,Bukalapak 每天的交易額(GMV)達到4.8萬美元,平臺上有接近8萬商家,每月網站點擊量達到3000萬左右。Bukalapak 的發展引起了巨頭 Garena(即現在的 Sea 集團,東南亞估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 和 Emtek 集團(印尼媒體業巨擘)的關注。不過面對邀約,創始人們口徑一致,只接受投資,決不接受收購。最終,Garena 沒有在 Bukalapak 投資(后來Garena 自己創立了),而 Emtek 只持有不到20%的股份。
2015年,媒體集團EMTEK成為大股東,擁有Bukalapak 49%的股份。但是同時,Bukalapak 也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根據 Bukalapak 的財務報告,他們仍然虧損了299億印尼盾(約2000萬美元),利潤僅為64億印尼盾(約合40萬美元)。盡管印尼是一個特別有競爭力的市場,但對于印尼(或任何)正在增長階段的主要電子商務平臺來說,這都是意料之中的。
2018年1月,Bukalapak 獲得了獨角獸“頭銜”,成為印尼的第四只獨角獸,其余三只獨角獸分別是Go-Jek、 和 Tokopedia。
根據里昂證券預估,2019年 Bukalapak 全年的交易額(含 Mitra Bukalapak)約為30億美元。服務的用戶突破一個億,比區域電商領導者 還要多。
前段時間,Bukalapak 的國內招商團隊還面向中國大陸招商。
如今,Bukalapak 獲得微軟的支持,可謂如虎添翼,印尼的電商市場越來越好玩了。
來源:跨境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