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即將到來,許多跨境電商行業者紛紛感嘆2020年之不易。然而,航運業卻迎來了突變型逆勢增長,在這半年迅速轉虧為盈。船公司們都賺的盆滿缽滿,利潤紛紛爆表,引發巨大的討論。
“2020年船公司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好多賣家熬過了疫情,熬不過暴漲要維持不下去了。長期以往,供過于求的情況會更惡劣?!庇匈u家說道。
就連日本海洋網聯ONE也得益于高昂的運費,在2020年最后一個季度獲得接近10億美元的利潤。1月29日,ONE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2020年10月-12月)的業績報告。
報告期內,收入為37.5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9%。稅后凈利潤達到9.44億美元,而上年同期僅為500萬美元,同比增長高達20639%。ONE表示,貨運量復蘇和短期內集運市場運價走高,是利潤大漲的主要原因。該公司特別指出,亞洲-北美航線的貨運量上升25%。期內,ONE完成箱量320.4萬TEU,平均燃油成本314美元/噸。
根據最新的預測,ONE預計2020財年全年將盈利25.26億美元,總收入將創新高至136.74億美元。
有賣家透露,去年全球供應鏈短缺,很多制造業都依靠中國運到日本,再轉到美國,在這個帶動下,航運業實現了華麗轉身。
陽明海運:12月賺了約6億美元
陽明海運有單月盈利超過過去十年總和之說,其利潤增幅有多高不言而喻。
根據陽明海運公布的最新營收數據,2020年12月,該公司營業收入為168.67億元新臺幣,約合6億美元,比2019年12月大幅增長35.19%。2020年全年,陽明海運實現營業收入1518.83億元新臺幣,約合54.2億美元,同比增長1.76%。
陽明海運認為,2021年第一季度,市場需求仍將持續高漲,有望帶動長期合約價格上漲,后續市場走向則要取決于疫情的發展情況。如果疫情得到控制,2021年下半年的市場仍值得期待。但如果疫情反彈,沖擊全球經濟,集運市場也將受到波及。
輪船:2020年第四季度利潤預翻5倍
近日,美國集裝箱航運公司(Matson)發布報告宣布第四季度初步預計財務結果,美森輪船預計,因中美之間的跨太平洋集裝箱運輸量業務大幅增加,美森輪船第四季度利潤在7610萬美元至8160萬美元之間,而2019年第四季度的利潤為1500萬美元,2020年第四季度利潤同比增長將近5倍。
據了解,該公司預計2020年第四季度海運業務的營業收入為1億美元至1.05億美元,而2019年第四季度該數據僅為1780萬美元。
長榮海運:2020年12月營收增長58.8%
長榮海運也公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營收情況。2020年12月,長榮海運營業收入達245.8億元新臺幣,約合8.78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大幅增長58.8%。11月份營業收入為196.9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22%。10月份為203.03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27%。
此外,2020年全年,長榮海運營業收入達2072.8億元新臺幣,約合74億美元,同比增長9%。
赫伯羅特:2020年營業利潤達30億美元
在德國第四大集裝箱航運公司赫伯羅特公布的2020年財務數據中。
根據初步數據,赫伯羅特在2020年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增長至超過30億美元,息稅前利潤(EBIT)增至約15億美元。這兩個關鍵數據都與其最近發布的2020財年盈利預測一致,這得益于運費的提高和燃油價格的下降。
此外,赫伯羅特2020年營業收入增長了約3%,達到146億美元(約合128億歐元)。
百年一見的船公司暴利行情
看到這里許多賣家紛紛表示非常心痛,2020年搶過的柜子,花費的高價運費,似乎都藏在船公司的年度財報里。全球海運費用暴漲,扼住了全球跨境電商賣家的“咽喉”。
疫情讓船運行業出現了百年一遇的暴利行情,在這個運價和利潤高漲的時期,許多船公司都在爭分奪秒,爭取在這個紅利期獲取最大的利潤。據業內人士分析,一艘新船的成本只要航行一個來回就能賺回來。
船舶改造、征收附加費......船公司似乎著急要在這十年難遇的市場撈個夠本。這也引發了許多賣家的埋怨。
目前,集裝箱短缺的情況正在好轉,一方面是春節期間的調整期,發貨數量的減少;另一方面集裝箱工廠正加大產能生產集裝箱,航運企業也在大力進行空箱調配。除此之外,浙江省寧波梅山國際碼頭運回了6100余個空集裝箱,這些空集裝箱將在該港區全部卸載,暫時緩解我國航運市場“一箱難求”燃眉之急。
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守國表示:“雖然短期很難預測,但整體趨勢是必然的。業界認為,目前行情可能會延續至2021年上半年,缺箱、缺艙等問題將明顯緩解?!?/p>
不過美國洛杉磯和長灘港口依舊嚴重擁堵,大批船舶在等待靠泊,這對市場何時恢復正常來說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具體還要看歐美國家何時控制住疫情。
(來源:跨境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