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整個亞馬遜圈可以說是大洗牌,封號潮席卷、價格內卷等因素逼退了一些賣家。如今Q4旺季已經來臨,賣家們內卷態勢轉好、也稍有回落,可關鍵時刻亞馬遜還是小動作不斷。
這不國慶剛過幾天,就有賣家陸續爆出店鋪被封的消息,很多賣家看的心驚膽寒不禁感慨,亞馬遜真的要把我們“趕盡殺絕”嗎?
01
節后第一波掃號
亞馬遜賣家:我冤枉
今年以來,亞馬遜的封號行為是爆發了一波又一波,而這次被封的原因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
近日,一位賣家在微博上求助,自己并未進行任何刷單違規操作,可卻被亞馬遜下架了,這誤殺的也太坑爹了吧......
根據亞馬遜的郵件顯示,該賣家listing被下架是因為刷單。要想恢復listing,就要提供相關刷單信息??稍撡u家并沒有刷單行為,言行逼供也給不了自己的刷單信息啊,真的太冤了!
而遭遇亞馬遜誤判的遠不止一人,【】獲悉,有好多賣家也遇到了操控評論的警告性,但他們同樣沒有存在刷單行為。
雖然許多賣家指出可能是由于亞馬遜系統出現誤判,但大量下架listing背后扯出了更多陰謀——“競爭對手借亞馬遜的手殺人”!
02
賣家之間的江湖恩怨
這招“借刀殺人”夠狠!
如今,亞馬遜打擊刷單的手段接近“瘋狂”,賣家們對刷單也避之不及,可還是難逃同行惡意“借刀殺人”——惡意刷評。
有賣家稱,自己曾經歷過被競爭對手惡意攻擊,“我也從來沒有刷單,但卻收到亞馬遜兩封操縱評論警告,然后賬號也被封了。后來我在自己的listing看到競爭對手的給我刷的差評瞬間恍然大悟?!?/span>
像這些虛假好評,亞馬遜很難識別這是賣家刷單行為還是同行惡意惡搞,一旦亞馬遜誤判直接下架listing或者封店,賣家的申訴之路就比較困難。
【賣家之家】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評論者的一些信息,找出幕后惡搞的賣家,收集相關證據,像亞馬遜進行申訴。
畢竟這種惡意攻擊對賣家的損傷太大了,也希望以后亞馬遜的審核機制能夠更加完善,讓賣家少受一些冤枉。
總的來說,雖然亞馬遜的下架listing屬于誤判,但是否也預示亞馬遜不斷的進行一波又一波的清掃行為,于大多數賣家來說只愿自己能被公平、合理對待!
03
被區別對待
亞馬遜有移除中小賣家嫌疑?
有人說,亞馬遜在發展初期需要一個繁榮的市場,而3P賣家(第三方賣家)可以幫助亞馬遜以最小的風險做到這一點。可如今,亞馬遜發展迅猛,3P賣家魚龍混雜,亞馬遜就開始制定各種內部規則和規定來篩選賣家,更多偏向那些精品和大賣。
更有甚者,一位賣家直接稱,“目前亞馬遜正在實行一項長期計劃,即從平臺上移除規模較小的第三方賣家?!?/span>
該賣家表示:“我一直是亞馬遜上的AFN長期賣家,已經出售了10+年的商品。這一段時間以來,我親眼目睹了亞馬遜將較小的第三方賣家從平臺上移除的跡象?!痹撡u家用幾下幾點來證實自己的觀點:
AFN賣家的成本從8年前占總收入的43% 上升到現在成本平均超過53%。比如,我們的平均商品成本為10.00美元,亞馬遜每筆銷售收取5.30美元,剩下4.70美元給我們作為賣家。然后,我們支付所有的管理費用和產品成本。
根據亞馬遜允許客戶索賠的政策,AFN賣家不會因未退回或丟失的產品而獲得補償。
亞馬遜對庫存的限制,總可用性和減少產品可用性來限制小型AFN賣家的庫存,減少第三方賣家的市場份額。
雖然以上都是該賣家認為亞馬遜不斷移除規模較小的第三方賣家的明顯跡象。但更多賣家則認為,亞馬遜只是不斷將那些不守規則的賣家剔除出局。
或者大家終究別忘記了,亞馬遜是一家企業,賣家決定在他們的網站上銷售商品,也就同意支付費用和遵守各種規則。盡管不可否認,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幫助亞馬遜發展壯大,但亞馬遜不欠我們什么人情。因為,一開始大家在亞馬遜上銷售并不是為了“幫助他們變得更大”,而是為了賺錢。
總的來說,亞馬遜早就已經過了撿錢的粗放時代,對平臺的嚴控甚至賣家的篩選也是必然結果,賣家們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精細化的運營能力。
來源:賣家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