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疫情泛濫導致的全球第二次新冠卷土重來,2年多的居家封鎖會如何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
在歐美疫情持續泛濫的背景下,國內疫情也迎來了第二波大反彈,整個社會經濟都因為疫情的反復而出現了較大的波動,2022年中國的第一季度GDP增速僅為4.8%,比預期的要弱,但完全放開的美國增速只有1.1%,還不如管控中的中國,至于歐洲更是早已陷入到了戰爭和能源危機的雙重泥潭,經濟負增長在所難免。日元匯率現在又直追盧布,要按美元計價法統計的話估計數字會非常難看。那在疫情已經事實擴散并將長期持續的今天,消費市場又會有哪些機會呢?
線下消費腰斬的一年
居家醫療器械
無論是躺平的國家還是清零的國家,,病毒越泛濫,器械賣的越好,經過疫情的洗禮,人們對家庭醫療的需求不斷擴大,外出診治的風險也不斷提高。新冠病毒的高并發癥現象也讓那些患有長期慢性病的患者有了居家測量的需求,一些醫療器械公司在疫情期間的股價出現了翻倍上漲的情況。
疫情中的硬通貨
其中血壓儀、試劑盒和按摩儀的銷量位列前三,屬于居家器械中的絕對。相信未來一旦出現可以居家檢測新冠的核酸儀器,那么醫療器械公司就會成為另類的社會基礎設施,消費空間不可想象。
家用保鮮柜
疫情造成的另外一個消費后遺癥就是居民的囤貨習慣,即便是過足了富裕生活的歐美民眾也一樣加入了疫情搶菜大軍,亞馬遜上家用保險柜的銷量出現了指數級暴漲,除了新鮮的蔬菜和牛奶,保鮮工具也成了各家囤貨的剛需,根據亞馬遜官方數據,保鮮家電成了2021年各大家電廠商的銷量黑馬,僅在美國市場就賣出了數百萬臺,并且在歐洲還一度賣斷了貨。
保鮮柜是疫情的剛需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市場流行這種便攜式小保鮮柜,而美國市場更喜歡大規格大尺寸的大保鮮柜,可能是因為歐美兩地人均居住面積不同導致的吧。根據國外知名電商選品網站FindNiche數據顯示,美國熱銷保鮮柜的尺寸一般在150L以上,而歐洲一般喜歡100L以下的。
清潔用品
和衛生紙一樣,歐美疫情中另外一個爆點就是,和中國的抹布習慣不同,歐美人喜歡用一次性物品來收拾自己的屋子,特別是廚房和廁所這類的地方更喜歡用大劑量的洗滌用品開路。而疫情之后消毒需求猛增,自然清潔用品的用量也會出現水漲船高的現象。另外洗手液、沐浴液的銷量也比疫情之前上漲了3倍,一些店鋪甚至推出了家庭組合裝,非常受國外消費者的追捧,并且產品包裝持續向更大更多的方向發展,便攜式產品在疫情中的表現就相對慘淡了,旅行裝的銷量更是直接腰斬。
家庭裝的銷量是旅行裝的7倍
綜合來看疫情對各國居民的消費習慣的影響是長期的,歐美民眾的囤貨意識也被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大規格、家庭裝的產品在疫情中大行其道,而旅行款、便攜款的銷量一落千丈。尤其體現在快消品領域中,率先推出大規格套裝的歐美廠家甚至可以借此獲得相對其他友商的碾壓級優勢,所以疫情之中誰能更早的把握消費者的最新消費習慣誰就能更早的脫穎而出。
以上是給大家帶來的文章“疫情泛濫之下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消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