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亞馬遜還被某類DTC品牌視為要避開的渠道——盡管亞馬遜盡最大努力吸引他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源于亞馬遜很少與品牌共享客戶數據,而 DTC 品牌將對一手數據的收集作為重點事項。另外亞馬遜的購買體驗難以達到DTC品牌的標準,無法有效傳達品牌理念。
不過近期該態勢似乎出現了逆轉,相關DTC品牌開始承認亞馬遜擁有巨大的電子商務力量。調味品創業公司 Fly By Jing 正在招聘一名亞馬遜渠道經理,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高靜表示:“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與公司業務發展相匹配的渠道,約占公司銷售額的 15%。我們正在考慮(亞馬遜)在上面做更多的故事講述和更多的內容。”
個人護理品牌 Bite 也即將首次進入亞馬遜。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Lindsay McCormick曾表示她將開始制定強大的亞馬遜戰略,并希望在未來兩到三個月內推出。在其自有網站上,Bite 專注于將客戶吸引到訂閱中。不過McCormick將亞馬遜視為一個新的引流渠道。“我們只會在亞馬遜上提供我們網站上沒有的東西,”其表示“希望這將有助于推動客戶訪問網站。”McCormick曾補充說道:“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的亞馬遜頁面看起來與你的網站非常相似——比如它可以定制;它可以被品牌化;你仍然可以講故事。”
與此同時,亞馬遜也通過提供更多制作品牌相關頁面的機會來進軍DTC領域。雖然亞馬遜仍然掌握著大部分權力,但一些品牌認為他們至少需要嘗試看看他們的業務是否可以在這些范圍內運作。看好亞馬遜相關DTC品牌人士表示:“如果你不在亞馬遜上——或者你沒有利用亞馬遜——那么你就是錯過的人。”
解讀:
品牌計劃作為2022亞馬遜平臺的關注重點,同時也是10算法的基礎業務邏輯,一旦亞馬遜成為DTC品牌的營銷戰場,跨境賣家將面臨不小的挑戰。面對此趨勢,賣家應以亞馬遜平臺策略為中心,不斷優化自身品牌的各方面展現使其符合相關標準,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