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賣通產品定價是一項技術活動,并不是隨意定的。賣家的共同定價誤解有:
1)產品價格越低越好
有了這種想法給產品定價,折扣后,產品價格被發現要低,不能賠錢即使它很好,但有時會遇到運費上漲而被迫改變價格。
2)定價不虧就好。
這種思維下的產品定價沒有考慮到物流損失造成的額外成本。因此,店輔實際虧本數比原本計劃的要多很多。
3)價格設置一個低點,運輸模板中的運費設置很高。
此方法之前是可行的,但隨著平臺策略變得越來越完善,現在這違反了規則。一個不好,可能會被抓住。而且在這種情況下,產品轉換率也不是很好,用戶跳躍率很高,這會對產品權重產生影響。
避開以上三種定價誤區,我們再來看看目前大家最常用的定價方法。
一、成本定價
成本定價法即成本+利潤,如賣衛衣,進貨價 40,平均郵費30,打完價賣80,賣家賺10。
這種方法優點:穩妥,只要出單每筆都能賺到錢;缺點:對用戶統一售價,不能保證預估的銷量是否很好。假若對手降價,我們仍保持此價,若后續差異化營銷不到位,影響產品銷量,即不能對市場反應做出及時調整。
二、緊跟對手出價
緊跟上對手的出價,我們無法保證我們自己估計的銷售情況一定很好。但如果對手削減價格,我們也降低價格。優點:關注對手,防止他們搶占份額;缺點:對方的總體成本可能比我們低,因此低價出售可以賺錢,而且我們的成本高于他們,跟住價格,容易虧損,不能持續很長時間。
產品的定價不應盲目從眾,也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一刀切”計算。它應該是這樣的:
1)不同的用戶偏好有不同的消費能力,因此產品的購買價格是不同的。不要為整個商店做同樣的折扣。相同或類似的產品不要銷售同樣的價格。價格可以略有不同,并且存在差異。同時,賣方還應該劃分店鋪的輔助產品,根據風格款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價格層級。
2) 利用定價公式:價格=成本/匯率/(1-類目傭金)/(1-聯盟傭金)/打折數/(1-利潤率),利用公式得到產品價格。而后,搜索此產品的行業大詞。在搜索結果左側的常用過濾器中,選擇與目標產品匹配的兩個或三個屬性,并查看價格范圍在搜索框下銷售的產品的比率。我們選擇最大的兩個區間,結合前兩個獲得的定價結果,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確定產品的價格。
以上兩種方式是一起進行。平時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各物流渠道的運費情況,方便提前修改運費模板。(來源: 移步電商學院)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