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累計確診超3萬例,口罩搜索量呈指數型增長
近段時間,中國以外的國家新冠肺炎病例數量激增,疫情全球化升級導致口罩需求暴漲,在電商平臺上,口罩搜索量上漲17000%,其相關的外科口罩、兒童口罩、醫用口罩等搜索量也都漲勢驚人。

根據阿里巴巴國際站行業大腦數據顯示,近30天,全球買家對口罩、洗衣液、測溫儀的需求大幅上升,其中,醫用口罩的增長高達13769%,洗手液需求達7360%,測溫儀市場增速達4306%。
韓國、日本、伊朗等國家出現為買口罩大排長隊的場景,很多超市藥店口罩售空。境外口罩越來越大的缺口和不斷上漲的價格,讓跨境賣家發現了“巨大的商機”。
超現象級爆款or曇花一現的“快錢”
有大賣口罩日出上萬單,銷售十分火爆。一批跨境賣家都被其中的豐厚利潤“誘惑”,投身到賣口罩事業中。早期發現口罩商機的人可能已經賺到手,后期跟風者雖然也有著“一夜暴富”的夢,但更多的是“飛蛾撲火”的悲壯。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同復制當年的日食眼鏡事件,許多平臺家售賣的口罩等防疫物品因不符合要求被下架、強制退款,甚至直接封號。因為口罩在目前形勢下更為敏感和復雜,風險因素過多。

而在Shopify獨立站上,同樣也有賣家因為銷售口罩而導致Shopify Payment被封。支付通道被封,意味著即使有再多顧客想買你的口罩,也無法為你付款了。

在針對跨境電商賣家的問卷調查中,僅有6%的賣家目前口罩累計銷售額在10萬元以上。盡管被炒得火熱,但真正賺到錢的還是少數。有63%的賣家認為口罩紅利期只會再延續3個月,對它的“未來”并不十分看好。
總的來說,口罩是和疫情捆綁在一起的“爆款”,它的熱度和銷量,并不能被賣家們左右,其性質更像是一個“短期利益”。而且隨著涌入者越來越多,各類平臺只會在不斷的被挑戰被觸及底線的情況下,政策越來越嚴格。
下架、封號、禁投廣告,賣口罩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
混亂之后,各大平臺都開始對“口罩”這個誘人又危險的商品嚴格控制。
eBay宣布禁止賣家在站點上刊登口罩等部分物品,并開始刪除售賣口罩、洗手液/洗手凝膠、消毒濕巾的現有刊登。這一決定只針對于美國站點,原因是eBay擔心這些產品價格虛高可能違反價格欺詐法。
Amazon
亞馬遜已經從市場上刪除了53萬個基于冠狀病毒價格欺詐的產品,并因違反其價格欺詐政策而暫停了其美國市場上2500多個賣家賬戶。亞馬遜公共政策副總裁布萊恩·胡斯曼說,亞馬遜正在與州檢察長合作,起訴不良行為者。
Facebook因為近期出現大量違規口罩廣告,為避免用戶在病毒肆虐期間遭受詐騙,宣布暫時全面禁止投放任何種類的口罩廣告,直到另行通知。
出于謹慎考慮,谷歌暫停了所有醫用口罩廣告,將花費幾天時間來刪除現有的口罩廣告,并且繼續評估該禁令是否適用于其他防疫類產品廣告。
“沒有賣口罩,我這一波是不是虧大了?”
沒有趕上口罩這趟紅利的賣家,或者正在躍躍欲試的賣家,都被鋪天蓋地的“口罩暴富論”引誘得心癢癢,害怕錯失賺錢良機,其實不然。
任何一門生意的成功都需要長期的付出的積累。如果有賣家本身就是在做口罩、消毒液等,在不斷地打磨產品、測試廣告、建設團隊、開發供應鏈,那么疫情就是真風口,積累的資源就是助推器,會快速讓他起飛。
而如果只是看中了短期的利益,想從風頭中賺取快錢,那么就是”跟風者“。跟風者面臨著更多的風險和困難。目標市場的國情、穩定可靠的貨源、物流進出口政策、支付通道的合規要求、銷售資質、推廣引流策略,后期發展等等,無一不需要細致考慮。

缺乏規劃和思考,帶有“投機”性質的去賣口罩,即使短期獲利,也有可能最終“靠運氣賺的錢,靠實力虧掉”。
疫情快速變化之下,作為跨境賣家,我們倡導大家更多地去理性思考,去投資自我,從緊急事件中學習與反思,提升知識與技能。這種投資或許不如投機能在短期內帶來的金錢回報多,但卻能讓賣家們在長遠的經營中獲得更多機會與可能!(來源:Asiabill跨境收單)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