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直觀圖
黃色部分(Growth): 就是業務增長核心
選擇 (Selection): 包括選擇管理系統和亞馬遜的產品目錄
客戶體驗(Customer Experience): 這個不用解釋
流量(Traffice): 也容易理解
賣家數量(Sellers): 第三方賣家數量
低成本結構(Lower cost Structure)
更低的價格(Lower price)
簡單地說,亞馬遜的飛輪理論模型就是使用較低的價格吸引更多的客戶,吸引更多的第三方賣家,從而推動更多的選擇和更低的成本。更多的選擇當然也就吸引了更多的客戶,等等,就會產生“良性循環”。
飛輪理論的解析
1、整個齒輪組飛快運行的動力:-亞馬遜的會員服務
Prime業務,能夠為亞馬遜帶來巨大的流量,大幅地提高客戶忠誠度,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亞馬遜會員在購買頻次上和購買金額上都會比非會員高出很多,用戶買的越多、消費越多也就越值。
2、Marketplace-第三方賣家平臺
當亞馬遜的客戶足夠多,也就有更多的第三方商家愿意來。
擁有了大量忠實消費者和第三方賣家的亞馬遜,議價能力便會隨之增強,在采購時便會降低成本,以此讓利給消費者,消費者可以在亞馬遜平臺購買到更加物美價廉的商品,便會繼續保留Prime會員,同時也有源源不斷的新會員加入進來。
于是,第三方賣家就會發現,亞馬遜自營的議價能力如此之強,比自己還便宜,只能選擇削減成本。這時,亞馬遜便擇機向第三方賣家提供全套的物流、倉儲和系統寄存的(Fulfillment By )的服務,當第三方賣家使用了FBA服務,把自己的貨物寄存在亞馬遜的物流中心的時候,配送時間就有保障了,于是也可以被加入進Prime會員可選擇的范疇里。于是Prime會員的商品可選擇的范圍進一步增大,這個會員更加超值了。當亞馬遜每天處理的貨物足夠多的時候,物流本身的成本也會下降。
3、AWS-亞馬遜的云服務
任何商家和第三方企業,都可以把自己的整套系統放在AWS上,這樣你不僅在亞馬遜上賣貨,還用亞馬遜的FBA服務做物流,又在AWS上運行著自己的IT系統,想要離開亞馬遜,就是難上加難了。
飛輪效應的邏輯
當商品越多,客戶選擇就越多;客戶選擇越多,購買會員服務的就越多;購買會員的越多,大家消費的頻次和額度就越多;消費的頻次和額度就越多,亞馬遜對供應商壓價就越多;亞馬遜壓價越多,客戶的獲利也就越多……這個飛輪不斷旋轉,也成就了二十年蒸蒸日上的亞馬遜帝國。
賣家要做什么
1、選品和便利:作為賣家,在豐富選品上我們客觀上已經做到,而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上,則是賣家在運營中應該考慮的一個點,優化產品標題,讓標題與實際物品的匹配度更高,認真填寫五行特性,讓消費者在除了標題之外可以一目了然的獲取更詳盡的產品屬性內容和核心參數等,圖片美工,讓圖片更好更直觀的展示實物,實現所見即所得和細節展示,這些都是作為賣家應該從自身層面為消費者提供的便利。
2、客戶體驗:在做好產品層面上的工作之外,作為賣家,還要時時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我知道作為中國賣家,尤其是新進入跨境電商行業的賣家,可能從很多層面上覺得亞馬遜對賣家的要求似乎過于苛刻,之所以產生這種感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理解亞馬遜的思維。一個滿意的顧客,可能會影響身邊的8個人,而一個不滿意的顧客,經過多層次的傳播,則可能影響到120個人遠離你。很可怕的一個數字,卻真實的反映著商業的邏輯。建議不能很好理解和接受亞馬遜對賣家的無條件讓客戶滿意服務準則的賣家,不妨從亞馬遜中國平臺上購物幾次,甚至發生幾次無理由退貨,體驗一下作為買家的要求和感受。
3、更低價格:當你還在以為運營核心的話,就要認真的理解亞馬遜的跟賣邏輯,一切都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更低的價格,為了讓消費者比價更方便,所以,當你有了這層思維,就逐步的對價格競爭不抱怨,而是積極去應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