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全球普及在線國際專利電子申請系統的開發合作伙伴和亞洲地區專利信息運營與服務的機構。2006年3月15日,韓國專利廳國際知識產權研修院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指定為首家正式研修機構。2014年,韓國專利廳共收到43.4萬份工業產權申請,其中專利申請數量超過了21萬件,居全球第四位,申請平均周期為11個月;和外觀設計申請量分別為15萬件和6.5萬件,分別位居世界第7位和第3位,審查平均周期為7.9個月。
歷史
1949年5月23日,開設專利局(外商工省)
1967年,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
1977年,設立韓國工業產權局(KIPO),作為商工部的外部行政機構
1979年,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1980年,加入《》
1984年,加入
1987年,在首爾開設國際專利培訓中心
1991年,將國際專利培訓中心從首爾遷至大田
1988年,將總局從從首爾遷至大田,并成立知識產權審判和上訴委員會;同年還在首爾設立分局
1999年,建立了世界首個知識產權管理專門網絡KIPOnet
2000年,將韓國工業產權局更名為韓國知識產權局
2003年,加入馬德里議定書;同年韓國在線專利申請率達到了94.7%的世界最高水平,為韓國節約了4400億韓圓的行政處理費用。
2005年,韓國投資220億韓圓建成第二代KIPOnet系統,提供24小時處理相關知識產權業務的服務,專利、商標的申請全過程、審核、批準和異議都可以在網上完成,使韓國在專利申請和處理電子化方面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2006年,根據《執行機構的設立和運作法》,將KIPO的法律地位改為中央執行機構。
2007年7月1日,韓國進一步完善了專利網上申請系統,使個人發明人在不依靠專利代理人的情況下也能提交電子申請,并增設了電子支付功能。
2011年,成立PCT國際檢索和初步審查部;同年注冊專利數量突破100萬件。
2012年,推出KIPOnet3系統
2013年,成立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合作局。
2014年,提交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協定日內瓦公約》;同年啟用遠程視頻聽證系統,方便偏遠地區用戶。